PVC增韌抗沖改性
時間:2018-06-22 作者:91再生 來源:91再生網
一、CPE即氯化聚乙烯
由專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經氯化而制得的,即用氯原子部分取代HDPE分子鏈上的氫原子的產物。干燥后為白色粉末,無毒。
CPE分子式:CH2-CHCl-CH2-CH2 ]n
英文簡稱:CPE 或CM 氯化聚乙烯(CPE)為飽和高分子材料。
特性
由于CPE分子不含雙鏈,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同時具有耐燃性、熱穩定性優于PVC,成本低,性能優良。溶于芳烴和鹵代烴,不溶于脂肪烴,在170℃以上分解,放出氯化氫氣體,其具有穩定的化學結構,優良的耐老化性、耐燃性、耐寒性、耐候性、自由著色性、耐化學藥品性、耐臭氧性和電絕緣性以及良好的相容性和加工性,可與PVC、PE、PS及橡膠摻混以改進其物性。
影響CPE性能的三大因素
第一:所用PE種類的-----由高分子量聚乙烯所得的CPE有較高的黏度和拉伸強度,但這種CPE與PVC樹脂間的附著力低,用低分子量的聚乙烯所得的CPE的黏度和拉伸強度較低,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所得的CPE有良好的耐熱變性能。
第二:原料粒子的大小-----粒度太小時易形成凍膠或團塊狀CPE,粒徑過大時氯的分布不均勻,難溶于有機溶劑,粒度范圍在0.1-200 μm最佳。
第三:CPE氯化程度的高低-----氯含量在25%以下時,與PVC相容性差,不能作為改性劑用;氯含量大于40%時與PVC相容性好,可作為固體增塑劑用,不適合做沖擊改性劑;氯含量為36-38%的CPE具有良好的彈性及與PVC相容性,因而廣泛用作PVC抗沖擊改性劑?,F使用最多的是含氯35%的CPE,氯含量在35%左右的CPE其結晶度和玻璃化溫度均較低,具有良好的橡膠彈性,并且與PVC有適宜的相容性,被廣泛作PVC硬制品的抗沖擊改性劑作用。
CPE抗沖改性劑的選擇
1)國內CPE型號一般用如135A、135B、140B、239C等來標識,其中第一位數字1和2表示殘余結晶度(TAC值)的大小,1代表TAC值在0-10%,2表示TAC值>10%,第2、3位數字表示氯含量,如35表示氯含量為35%,最后一位是字母ABC,用來表示原料PE分子量的大小,A為最大,C為最小。
2)分子量的影響:CPE的A型料分子量最大,熔融黏度也大,其黏度與PVC最匹配,在PVC中分散效果最好,可以形成理想的網絡狀的分散形態,所以一般選擇CPE的A型料做PVC的改性劑。
3)TAC值:TAC值表示CPE分子中PE結晶和無定形態的含量,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PE分子上氯原子的分布均勻情況,TAC值大,表示PE鏈段結晶多,而PE鏈段與PVC相容性差,TAC值小則PE與PVC相容性好,一般選TAC值小于5的CPE作為抗沖擊劑。
CPE添加量對PVC的影響
加入量在10分以下時PVC的抗沖強度隨CPE的加入而很快增大,但再進一步提高CPE的加入量則PVC抗沖強度提高的很少。因此,作為抗沖擊劑使用,CPE的加入量以8-10份為宜,同時隨著CPE的增加,PVC共混物的拉伸強度持續下降,斷裂伸長率增加,如以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的乘積表示其韌性,則很明顯隨著CPE加入量的增加PVC韌性明顯會提高。
有文獻認為在8份以上時,CPE超過在PVC中的飽和溶解度而從PVC中析出,形成PVC為海,CPE為島的微相分離結構,從而較大幅度提高了PVC的沖擊強度,也有文獻認為CPE在超過6份時,能在配方中形成一個網絡,從而起到沖擊改性作用,但CPE在低添加量下(如1份)時,既不能在配方體系中形成一個網絡,也不會超過其在PVC中的飽和溶解度而析出,它在配方中的沖擊改性作用甚微。
CPE對PVC加工性能的影響
CPE添加份數低于5份時,是延遲塑化的,在5份時其對配方體系的塑化基本沒有影響。在CPE超過5份時起著促進塑化的作用,隨著CPE的增加,配方的塑化時間越來越短,最大塑化扭矩和平衡扭矩增高,塑化溫度逐漸下降。
CPE的氯含量為35%,它的結構中存在兩個鏈段:一種是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氯化鏈段,此段結構性較強,與PVC相似,兩相容性良好,另一種是氫原子沒被氯原子取代的PE鏈段,此段結構極性很弱,與PVC相容性差,在PVC之間起外潤滑作用,能延遲PVC的塑化。
CPE的玻璃化溫度在10℃左右,而PVC為80℃,在試驗條件下,CPE表現出比PVC更早變軟塑化的趨勢和稍高的黏度,當CPE添加量少時,CPE與PVC相容性良好的極性鏈段總量少,PE鏈段的外潤滑的占主導地位,延遲體系的塑化,隨著CPE的增加,大量CPE分子的提前變軟塑化和更高黏度促使整個配方體系的黏度增加,此時,CPE對整體物料的黏度的影響克服了其結構中PE鏈段的外潤滑作用,使整個配方體系在更低的溫度下開始塑化,對物料塑化起促進作用。
二、 ACR
ACR 是丙烯酸酯類共聚物,是聚氯乙烯的新穎改性劑,發展很快 。目前用作 PVC 改性劑的 ACR 基本有兩類:一類用以改善硬PVC的加工性能 ,屬加工改性劑;另一類是用以提高 PVC 制品沖擊強度 的抗沖擊改性劑。兩者化學組成的區別在于,ACR 抗沖擊改性劑含有丙烯 酸酯類交聯彈性體形成的核,核外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組成的殼 好的 ACR 與 PVC 的共混體系的抗沖擊強度可比PVC提高 1O 倍以上 ,而且其拉伸性能也大大提高 ,尤其適用于戶外的硬 PVC塑料制品。ACR 與其它的抗沖擊改性劑相 比,具有加工性能好 ,抗沖擊效果明顯,制品表面光潔美觀及優 良的耐老化性能。
一般來講,適當提高 ACR 中彈性 體的含量可大大提高沖擊強度,在彈性體含量為50~ 60%范圍內改性效果較好,彈性體含量過高時,PVC/ACR 熔體粘性大與PVC的相溶性降低 ,不易均勻分散,達不到改性效果,含量一般不超過 70 。ACR 粒子的大小是影響抗沖擊改性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好的AcR 橡膠核的粒徑應在 0.1~O.5 左右,太大太小都不好。特別需要指出的,相同的加工條件下,Pv c/ACR 的體 系,采用不同的穩定體系所制得的共混物沖擊強度有較大的差別。如在相同的條件下,采用硬脂酸鋇一硬脂酸鎘為穩定劑時,較采用鉛鹽穩定劑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能。
ACR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等單體的共聚物,ACR為近年來開發的最好的沖擊改性劑,它可使材料的抗沖擊強度增大幾十倍。ACR屬于核殼結構的沖擊改性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高聚物組成的外殼,以丙烯酸丁酯類交聯形成的橡膠彈性體為核的鏈段分布于顆粒內層。尤其適用于戶外使用的PVC塑料制品的沖擊改性,在PVC塑料門窗型材使用ACR作為沖擊改性劑與其它改性劑相比具有加工性能好,表面光潔,耐老化好,焊角強度高的特點,但價格比CPE,高1/3左右。國外常用的牌號如K-355,一般用量6—10份。
三、 MBS
抗沖改性劑MBS是MMA接枝丁苯膠乳后經鹽析干燥而成的核-殼共聚物,用其改性PVC能提高其沖擊強度和綜合性能,因其與PVC折光率相近,使改性的PVC是有較好的透明性,因此廣泛應用于透明制品。因其含有丁二烯見光易分解老化,因此不適用于戶外制品。
MBS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及苯乙烯三種單體的共聚物。MBS的溶度參數為94-9.5之間,與PVC的溶度參數接近,因此同PVC時相容性較好,它的最大特點是:加入PVC后可以制成透明的產品。一般在PVC中加人10-17份,可將PVC的沖擊強度提高6—15倍,但MBS的加入量大于30份時,PVC沖擊強度反而下降。MBS本身具有良好的沖擊性能,透明性好,透光率可達90%以上,且在改善沖擊性同時,對樹脂的其他性能,如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等影響很小。MBS價格較高,常同其他沖擊改性劑,如EAV、CPE、SBS等并用。MBS耐熱性不好,耐候性差,不適于做戶外長期使用制品,一般不用做塑料門窗型材生產的沖擊改性劑使用。
MBS不但能賦予硬 PVC良好的增韌效 果和優異的透光率 ,同時也能改善它的加工性能,這是因為 MBS在塑煉過程中纏繞PVC,相互摩擦,結果不僅促使了PVC顆粒崩解,而且與 PVC粒子粘結在一起 ,促進了 PVC的凝膠化 ,因而縮短了熔融時間,減少了物料在擠出機中的停留時間,防止了PVC分解,改善了PVC的加工性。
PVC/MBS共混物的主要性能特點如下 :
1.抗沖擊強度一般PVC高五倍以上,甚至可高三十倍以上,其韌性也大大超過PVC /EV/A和PVC/CPE兩種共混物;
2.由于在分散項結構中引入了MMA成分,增加其極性,提高與PVC的相溶性 ,因此此種共混物的透光性不僅大大超過PVC/EVA和PVC/CPE,也超過PVC/ABS ;
3.同樣,基于相溶性的提高,PVC/MBS共混物經受折曲時,其應力發白現象少于PV C /ABS ;
4.經受長時間混煉以及 自然老化試驗 ,抗沖強度下降很多,故廢料可回收利用。性能及組成上 與PVC/MBS 相近的聚合物共混物還有:
1、SBR上接枝MMA和AN后與PVC共混 ;
2.SBR上接枝MMA\AN 、ST后與PVC共混 ;
3.ABS上接枝MMA后與PVC共混。這些共混物均具有較卓越抗沖性能和透光性能 。
四、SBS
SBS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也稱為熱塑性丁苯橡膠,屬于熱塑性彈性體,其結構可分為星型和線型兩種。SBS中苯乙烯與丁二烯的比例主要為30/70、40/60、28/72、48/52幾種。主要用做HDPE、PP、PS的沖擊改性劑,其加入量5—15份。SBS主要作用是改善其低溫耐沖擊性。SBS耐候性差,不適于做戶外長期使用制品。
五、ABS
ABS為苯乙烯(40%-50%)、丁二烯(25%—30%)、丙烯腈(25%-30%)三元共聚物,主要用做工程塑料,也用做PVC沖擊改性,對低溫沖擊改性效果也很好。ABS加入量達到50份時,PVC的沖擊強度可與純ABS相當。ABS的加入量一般為5—20份,ABS的耐候性差,不適于長期戶外使用制品,一般不用做塑料門窗型材生產的沖擊改性劑使用。
六、EVA
EVA是乙烯和醋酸乙烯酸的共聚物,醋酸乙烯酯的引入改變了聚乙烯的結晶性,醋酸乙烯酯含量大量差,而且EVA與PVC折光率不同,難以得到透明制品,因此,常將EVA與其它抗沖擊樹脂并用。EVA添加量為10份以下。
另外橡膠類抗沖擊改性劑也是性能優良的增韌劑,主要品種有:乙丙橡膠(EPR)、三元乙丙橡膠(EPDM)、丁腈橡膠(NBR)及丁苯橡膠、天然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聚異丁烯、丁二烯橡膠等,其中EPR、EPDM、NBR三種最常用,其是改善低溫耐沖擊性優越,但都不耐老化,塑料門窗型材一般不使用這類沖擊改性劑。
目前,在國內CPE主要應用作PVC的抗沖擊性劑,而國外主要應用MBS及ACR(丙烯酸酯類共聚物),尚有AB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EVA(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經實用比較,MBS樹脂是綜合性能優異的抗沖擊改性劑品種,尤以透明性和配位性為佳。
具體比較如下:
透明性:MBS>ACR>CPE、EVA
加工性:MBS、ACR>CPE>EVA
配伍性:MBS>ACR>CPE>EVA
MBS樹脂的抗沖擊性優于EVA,但差于ACR、CPE及ABS。耐候性方面MBS與ABS近,卻劣于其他三者。光及熱穩定性方面MBS也近于ABS,但低于ACR.與CPE。應強調的是,MBS樹脂在透明型PVC樹脂制品加工中的重要作用,尚無法替代。MBS樹脂通??墒筆VC的沖擊強度提高5-6倍,并對抗張強度、伸長率影響很小。
七、NBR 抗沖擊改性劑
NBR是丙烯腈 (A N )與丁二烯的無規共聚物,通常作為耐油橡膠使用。由于 AN 與PV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AN 含量介于 2O~30 的N BR 具有低的 Tg,又具有與PVC 良好 的相容性,故可作為PVC 抗沖擊劑使用。為 了改善 NBR 在 PVC 的分散性和加工性 ,應使用乳液法聚合得到的相對分子量低一些的 NBR 。硬 PVC 中摻入粉末NBR 能使其耐磨性、耐熱性、耐沖擊性、耐低溫等都得到顯著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NBR用量不宜超過20 份,否則不能作為硬PVC制品使用。PVC/NBR 共混物可生產波紋管和其它柔性管材,電線包覆材料,電器絕緣零件及鞋材料等。NBR 屬于不飽和烴 ,用其改性的PVC 在耐候性方面不很理想。
PVC改性劑分類和選擇
PVC改性劑根據其功能和改性的特點用于玻璃狀無定形PVC的改性劑,可分為6組:
?、俑咝Э箾_擊改性劑:用于不透明的抗沖擊混合料中。
?、谕该骺箾_擊改性劑:當要求光學性能及抗沖擊性能時,使用這種改性劑。
?、蹮嶙冃胃男詣河糜谔岣逷VC混合料的加工溫度范圍。
?、芷胀ǜ男詣河糜诟倪M抗沖擊性能、高溫強度和低溫撓性。
?、菽秃蛐愿男詣涸趹敉鈶弥惺褂迷摲N改性劑可防止紫外線光降解。
?、藜庸ぶ鷦和ㄟ^減少熔融時間改進PVC的熔體性能。
1高效抗沖擊改性劑
ABS和MBS一類的高效抗沖擊改性劑對PVC抗沖擊性的改進具有協同效應。因此,在PVC中加入少量的改性劑就可得到高的抗沖擊性,并增加 PVC的撓性,而不明顯地改變混合料的機械性能。PVC的分子量決定抗沖擊改性劑的量。分子量越高,所需要的改性劑的量越少。產品的最終用途決定該PVC混合料所需要的分子量。例如,低分子量PVC最好用住模法加工;而高分子量PVC則選用管狀擠出加工。高效耐沖擊改性劑的典型應用是用于PVC管、注?;旌狭霞皦貉硬煌该鞅∧ず推?。
2透明抗沖擊改性劑
透明抗沖擊改性劑在PVC混合料中如同不透明改性劑一樣可提供一些附加的性能,如光傳播、光霧、黃度指數。低折白和變色等光學特性。在制備ABS和MBS改性劑的乳液過程中,通過使PVC和改性劑的折光指數相等的辦法來獲得保持透明度所需要的光學性能;通過將橡膠狀基質的粒子大小控制在 1000-3 000A的窄分布范圍內獲得抗沖擊效果;通過接枝的 S/AN或 MMA/S的溶解度參數獲得相容性/不相容性的平衡(抗沖擊特性)。這類改性劑的典型應用有透明壓延薄膜、包裝用片材及吹制PVC瓶等。
3熱變形改性劑
熱變形改性劑可提高PVC的有效熱使用溫度。每填加一份改性劑大約可提高IT。向PVC中添加熱變形改性劑也可增加剛度,使對抗張強度的影響最小,但常常消弱了抗沖擊強度。這類改性劑通常由多α-甲基苯乙烯/丙烯睛(AMSAN)或戊二酰亞胺組成。對于AMS聚合物,由于其連到苯乙烯上的甲基基團的位阻現象,增加了PVC熱變形性。戊二酰亞胺聚合物因其雜環結構可增加聚合物鏈剛度,由此而增加PVC母體的熱變形性。熱變形改性劑的應用有乙烯基壁板、耐熱型材及需要模壓牢度的汽車儀表襯墊片材等。
4普通改性劑
普通改性劑是用于半硬質PVC混合料的半硬質改性劑,是典型的ABS改性劑,含有較少的丁二烯及較多的未接枝全剛性聚 S/AN。這些改性劑具有剛性和橡膠性兩相,可使半硬質混合料具有多種性能。丁二烯橡膠相可增加低溫抗龜裂性,高分子量剛性 S/AN具有熱成型性和好的性能保持率等加工性能。普通改性劑的典型用法有汽車儀表板片材、行李箱ABS蓋板材料及汽車型材等。
5耐候性改性劑
耐候性抗沖擊改性劑可防止紫外線光降解。與MBS和ABS一樣,丁二烯改性劑不適用于戶外使用,除非其外層有一防紫外線層的保護。在丁二烯的雙鏈部位,紫外線可打破其不飽和的碳鏈骨架,并通過氧化和其他降解反應,使改性性變脆。具有較強防紫外線降解的改性劑的功能與MBS和ABS類似,但它們具有丙烯酸了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接技相,這些成分的聚合物鏈上不含有雙鏈,不存在發生降解反應起始的部位。通常稱這類改性劑為丙烯酸系改性劑,并主要用于PVC壁板、窗型材及其他一些需要耐候的應用場合。它們在戶外使用時,具有一些抗沖擊性,但效果不及ABS或MBS有效。
另外一種可在戶外使用的耐候性改性劑是CPE(氯化聚乙烯)。該種改性劑不太有效,改性效果不太好。通過類似于增塑作用(或一個相互貫穿的網絡)的機理增加 PVC母體的韌性。
6加工助劑
在PVC復混物中加入加工助劑,可增加熔融和熔體性能。典型的加工助劑是有極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如MMA/EA、苯乙烯、 MMA/S/AN或 S/AN等。主要用于PVC摻混料中,其用量對PVC干混料來說,一般為1份或更少。其功能是通過增加 PVC和混合設備金屬內表面間的摩擦力來促進混合料的熔融。在PVC發泡中,因高分子量聚SAN和聚MMA/S/AN控制熔融粘度非常有效。在塑料工業中,這些不同的改性劑各司其職,對每一種具體聚合物需在抗沖擊性。流動性、成本、穩定性及粒子大小控制等各方面進行比較才能正確地選擇出改性劑。
八、多元共混改性
對于使用要求高的場合,需要 PV C 多元共混改性,以滿足多項性能指標要求 ,改善單一改性所不能實現的指標 ,獲取經濟和性能等多因素的優化。
1、C P V C /P V C /C P E 共混改性
CPV C 、PV C 、CPE 三種組分的分子結構相似,極性相似 ,共混物微區界面相容性好 ,生產的耐熱性塑料物理機械性能具有獨特的優點:加工容易,機械強度高,耐化學腐蝕 ,自熄阻燃性好 ,尤其是維卡軟化溫度高,使用溫度達 i00℃以上 ,廣泛用于 85~100℃工作環境的給 、排水系統,隔熱 ,密封系統和通風采暖系統。CPV C/PV C /CO E 共混物有三大特點 :
1、共混物的維卡軟化溫度隨 CPV C 用量的增加而顯著增加。
2、C PE 用量為 4~8 份時,可明顯改善共混物的沖擊性能。
3、共混物熔體的粘度受 CPV C 用量的影響較大。
2、PVC /A BS/CPE 共混改性
PV C /A BS/CPE 三元 共混是一種 良好的 增韌 PV C 體 系,在性 能 上 三 元 pv c /A BS 、PV C /CPE 二元共混物的優點,改善了二元共混各 自的不足,具有適中的低溫沖擊強度,拉伸性能以及適宜的加工性能。選用PV C /A BS/CPE 份額為 90/10/5,是三元共混的最佳配方 ,這時體系的抗 沖擊強度和拉伸 性 能及 加工都 最理 想。加 工 溫度 宜在i00~3 ,PV C /A BS/CPE 共 混物 同時存 在 網狀結構和島相結構,沖擊強度值較高。
3、PV C /A BS 一SA N 共混改性
a—sA N 是以苯酚、丙酮裝置副產物 a一甲基苯乙烯 為主要原料,與苯乙烯和丙烯腈進行懸浮聚合制得的共聚物。在 PV C/3S體系中,加入相對粘度為 1.4~1.6 的適量 a—SA N ,可使 PV C/A BS ta- - SA N 共混物獲得優 良的沖擊性能。同時因 a—SA N 不存在C —c 雙鍵,分子鏈上又含有較多的苯環和 a一甲基,耐熱性較 A BS 還要好。如再配三鹽基硫酸鉛等復合穩定劑,可有效提高共混物的加工條件。
4、PV C/MBS/A CR 共混改性
A CR 是最好的 PV C 耐候性抗沖擊改性劑 ,P V C /A cR 可保持長期的高沖擊強度 、外觀及良好的耐熱性、抗張強度以及耐藥品等性 能 ,但會 損 害 PV C 原 有 的 透 明性 。而PV C /M BS 共混成型的制品,開始確有較高的耐沖擊性 ,出色的透明性及外觀 ,但在室外使用時,以沖擊強度為代表的物性就會下降,最終引起外觀的變化。為克服兩者的缺點 ,發揮兩者的優點 ,將兩種改性劑聯合使用,取長補短 ,便可制得透 明性、耐候性均好 的 PV C制品,進一步擴大了硬 PV C 制品的應用領域 PV C/SB R /IvIBS//A CR 三元共混原料的配 比應定為 1.0/5~15/3~15,具體要視所制造的制品、設備、工藝條件而定 。
5、用 C PE 和 N BR 對 PV C/MBS /sBR 共混改性
用 CPE 和 N BE 對 PV C /M B S/SBR 共混改性,有如下特點;
?。?)Pv C /SBR 共混體系相容差,抗i中強度 提高約 3 倍 ,同 時 彎曲強度下降 2O ~30 ,增韌效果不顯著 ,聚合物合金綜合性能差 。
?。?)PVC/SBR體系中加入 MBS 可使PVC 的沖擊強度顯著提高 ,在 MBS/SBR 為8/5 時 ,沖擊強度可達 65kJ/m 0,但彎曲強度保留率僅為 70%
?。?)C PE 的加入大大增加了 PV C /sBR /MBS 的相容性 ,使得 PV C 復合體系的沖擊強度在 PV C/M BS /CPE = 100/5/8/7 時高達85kJ/m ,在配方 比例為 loo/5/8/5,沖擊強度為 54.4kJ/m 。,拉伸強度 34.3M Pa,彎曲強度保 留率為 86 ,可滿足一定的使用要求。
?。?)N BR 的加入大大提高了 PVC/MBS的抗沖強度 ,N B R 加入量為 7 份 ,沖擊強度為 21.1kl/m ,拉伸強度 48.7M Pa,彎曲強度保 留率為 96 ,綜合性 能優 良,可滿足硬質聚氯乙烯的性能指標。
抗沖擊改性劑選擇的考慮因素加入量越多越好,必須根據不同的配方及用途 ,通過試驗選擇抗沖擊改性劑可大大改善 P V C 的加工性能,但是并不是其最佳共混 比。同時必須注意抗沖擊劑雖然可以提高沖擊強度 ,但可能使其它機械性能下降。還要考慮共混工藝 (溫度、加料次序等)也對共混性能產生嚴重影響。不同改性劑對共混物耐候性及 白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個值得注意的是改性劑的價格 ,一般講改性劑價格次序為:M BS> A BS> A C R > N B R > CPE> EV A 。
總之 ,PVC增韌抗沖改性劑有CPE、ACR、MBS、EVA、丁腈橡膠,SBS橡膠等,但是我們在實際生產中常用的就是CPE、ACR、MBS、丁腈橡膠,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當屬CPE,其他的低溫抗沖性能好,抗沖ACR耐候性抗沖擊效果均最好,MBS、SBR耐候性差。?
CPE是分子量在30萬左右的線性非交聯橡膠體,玻璃化溫度為-10℃左右,熔融后以網狀形式分散于PVC中;抗沖ACR、MBS是核-殼結構分子,核為交聯橡膠球,殼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類硬質殼,玻璃化溫度低于-45℃,與PVC形成海-島結構;CPE的增韌效果好,但是低溫沖擊性能差,ACR、MBS正好相反,MBS原材料丁二烯含有雙鍵,耐候性差,不能在戶外應用。另外交聯橡膠態的SBR橡膠、SBS橡膠,耐候性均較差,耐低溫性能倒還可以,但是性價比跟CPE有差距。綜合上述信息考量CPE和抗沖ACR是增韌抗沖改性劑的首選。
常溫下抗沖ACR的耐沖擊效果要優于CPE,但是增韌效果比不上CPE,一般100公斤樹脂粉4-6公斤的抗沖ACR沖擊性能跟6-8份CPE的效果相當,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在鈣粉含量不高的前提下,當鈣粉含量超過25份,ACR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價格上抗沖ACR也不占優勢,這就是在我國PVC制品高填充下,抗沖ACR沒有打開市場獲得大量生產的原因。